这是一个网上文化杂志



中国美食在国际慢食节上惊艳外国食客

作家: 新华社 - 发表于: 2017å¹´01月18æ—¥ | ENG (English)

中国美食在国际慢食节上惊艳外国食客

在意大利北方城市都灵举办的第11届“大地母亲·å“å‘³æ²™é¾™”国际慢食节上,来自中国贵州雷山县雀鸟村的苗家女子杨丽萍身着民族服装,面带微笑,用双手奉上飘出淡淡清香的茶汤,而回应她的是用各种语言说出的感谢。

在速食文化日益渗入现代人生活的今天,推崇传统美食、注重人与自然的“慢食”运动于上世纪80年代在意大利兴起。上世纪90年代,国际慢食协会推出了“美味方舟”计划,它取自诺亚方舟的概念,致力于保护世界各地濒临灭绝的地标性食物品种。

在慢食节上,人们通过品尝、体验、课堂等形式,了解慢食运动倡导的人人享有“优质、清洁、公平”食物的精神,体会慢食背后所蕴含的对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对农户和小规模生产者劳动的尊重等内涵。

中国美食在国际慢食节上惊艳外国食客
 

中国在慢食运动中是一名新成员,今年是首次组团参展。在不大的中国展位上,满满地摆放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种精挑细选的“美味方舟”食材,江西的手工糍粑、内蒙古的传统牛肉干、陕西的大红枣等备受国外食客青睐,开展第一天就被一抢而光,茶每天也要沏上上百壶。

不少外国游客会拿起花椒、辣椒等凑近观察,闻闻味道,仔细询问这些食材在中餐里的作用和烹饪方法。

“这是莜面,也就是西方早餐里经常出现的燕麦片原料。我们把燕麦磨成面粉然后炒熟,再用开水和面,然后手工搓成卷,再放在小笼里蒸熟,”志愿者张丽平耐心地解释。

中国美食在国际慢食节上惊艳外国食客
 

“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美食这么简单,”中方代表团负责人、大中华区慢食协会主席乔凌说,“入选‘美味方舟’çš„60种食材通过这样的认证能够得到更多关注,为从事生产的小农户、小商户带来更多商机,反过来也能保护这些濒危的食物和制作工艺,让我们儿时对食物的记忆得以延续。”

对于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杨丽萍,慢食有着另一层意义。

今年年初,她和苗寨里的其他8名80后返乡年轻人,每人出资3000元人民币建立了合作社,为来自大城市的游客提供乡村体验旅游服务。

“有一次,一个游客尝过我们种的小米后,发现特别好吃,请求我们在他走的时候卖给他一些,我们找遍了全村上下,只有20来斤。后来我接触到了慢食,才渐渐意识到,我们的食物没有农药化肥,纯天然种植口味很好,这么好的东西一定要保留下来,”杨丽萍说。

“慢食做好了,就能带来更多经济利益,让我们更多的年轻人有理由回来建设家乡,也能影响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我们的种植和饮食,为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感到自豪,”她说。

国际慢食运动创始人卡洛·å½¼å¾—里尼认为:“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食物品种繁多,制作方式各异,但外国人对中国美食的了解却非常有限。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外面的世界了解中国原来有这么多高质量的食材,进而也能激发人们探索食物背后历史文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