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网上文化杂志



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

作家: 叶枫 - 发表于: 2016å¹´04月21æ—¥ | ENG (English)

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

陶渊明,后改名为潜,因家中长有五棵柳树,自称“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中国九江市星子县)人,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出身于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陶渊明曾做过参军,彭泽县令,后弃官归隐,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陶渊明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一代名士,陶渊明为人处世多效仿外祖父孟嘉,长大后,他的个性、修养都有外祖父的遗风。孟嘉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士大夫那样学《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文史,另外也读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

几次辞官当隐士

陶渊明少年时有大志,东晋孝武帝年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 受人轻视,于是辞官回家。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大将军桓玄门下。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谋划着篡夺东晋政权,他当然不肯同流。 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对身处桓玄门下有悔恨之意。一年后,他因丧母辞职回家。402年,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 政大权。两年后,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皇帝的位置,改国为楚。陶渊明已经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 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没多久,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这时,陶渊明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 镇军参军。

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

刘裕入建康后,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 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这些 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紧接着就于405年转到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参军。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 ä»»81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官吏说他应该穿戴齐整迎候,陶渊明却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再次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 泽县令结束。最后写下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共 同 劳动。归田之初生活尚可。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到了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借贷。他的老 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留下两万钱。424年,战功显赫的大将军、江州刺史檀道济到他 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继续当官,不该这样委屈自己,陶渊明坚持自己的志向,拒绝当官。他就这样在乡间生活了22年。

å…¬ å…ƒ427年,陶渊明走完了他63年的生命历程,与世长辞。他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墓地,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县和星子县交界处的。如今依然保存完好,墓碑由一 大二小共三块碑石组成,正中楷书“晋征土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刻墓志,右刻《归去来兮辞》,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孙所立。

开创流派的大诗人

陶 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 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陶渊明的诗,可以分为述怀、哲理和田园诗三部分,而田园诗30首左右,约占一半。他继承了古代农事诗的优良传统,扩大了诗歌题材,并 在思想艺术上有新的突破,在玄言诗弥漫的东晋诗坛上,独树一帜。隋唐以后大批以田园诗创作著称的诗人和诗作陆续涌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

陶 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生活糜烂,意志颓废,精神上纷纷向老庄道学寻求寄托,有的纵情山 水,以隐居逃避现实,也有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 杰出代表。

陶渊明少年生活在农村,家乡故园的风光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他的后半生长期活动在百里之内的农村,接 触 的多是田野村夫,过着粗衣淡食的贫士生活。另外,个人的人生志向对他的田园诗创作有重要的影响。陶渊明年轻时有过远大报负,梦想建功立业,但理想并未成为 现实。尽管他后来声称出仕只是为了糊口养家,但他的初志并非如此。只是经历了仕途挫折后,他才归隐田园,并不是真的忘怀了现实。归隐田园,是他对黑暗现实 的另一种抗议。

文学本身是苦闷的象征,陶渊明的田园诗也一样。从他的飘逸洒脱中,依稀可以发觉他心灵上的创痛。他对世事并没有冷淡和忘却。消极归隐,借酒浇愁,都无法消除他思想中的矛盾。今天的读者,不仅要欣赏他清丽自然的诗句,还要理解这些诗句后面的深刻意蕴。

陶 渊明的田园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在艺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在他的笔下,田园、劳动第一次具有真正的审美意义。他 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这一传统的继承者。而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 轼等大诗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